• <menu id="mesiu"><tt id="mesiu"></tt></menu>
    <menu id="mesiu"><strong id="mesiu"></strong></menu>
    <menu id="mesiu"></menu>
    <dd id="mesiu"><menu id="mesiu"></menu></dd><optgroup id="mesiu"><strong id="mesiu"></strong></optgroup>
    <tt id="mesiu"><strong id="mesiu"></strong></tt>
  • 經典 > 文學 > 傅佩榮:細說《論語》下 [共150集]
    505次播放 分享到:
    149.00 加入購物車 立即購買
    相關推薦
    < >
    • 郭英德《紅樓夢》講座
    • 元明清戲曲選講
    • 《荀子》精講
    • 傅佩榮:細說《論語》上
    • 王陽明心學
    • 《論語》精講
    • 詩人軼事故事系列
    • 聊聊《聊齋》
    講師簡介
    傅佩榮 臺灣大學
           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師從余英時),專攻宗教哲學。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和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鳳凰衛視主講《國學的天空》,東方衛視主講《老莊的智慧》,山東衛視“新杏壇”任首席主講人。
    課程簡介
            本課程中,傅佩榮老師設法由吉光片羽所閃耀的智慧,試圖尋思建構一套完整系統。從基本核心問題“人性是什么”逐漸開展“生到死”“潛能到實現”“求知到行動”“抉擇到價值”“命運到苦樂”,去詮釋孔子的整體思想?!墩撜Z》是中國文化中一項極珍貴的遺產。其中記載孔子有關政治、社會、教育、交友、處事的說法,數千年來一直展現其歷久彌新的經典光芒及活潑強勁的生機??鬃舆^人的智慧與識見,使無數人得到啟迪,但他那蘊藏在道理背后的哲學,卻未必容易明白
    • 課程目錄
    • 課件下載
    • 網友評論

    第1節 專心做事 第2節 生活禮節 第3節 養生原則 第4節 人道主義 第5節 朋友之情 第6節 誠于中形于外 第7節 生命的時宜 第8節 人才選拔 第9節 孔門弟子 第10節 無差別的修養 第11節 顏淵之死 第12節 生與死 第13節 升堂入室 第14節 過猶不及 第15節 鳴鼓而攻之 第16節 學生的性格 第17節 言行合一 第18節 因材施教 第19節 師生情深 第20節 輔佐的方式 第21節 讀書為學 第22節 各言其志(上) 第23節 各言其志(下) 第24節 克己復禮 第25節 己所不欲勿施于 第26節 如何行仁 第27節 四海之內皆兄弟 第28節 明見和遠見 第29節 無信不立 第30節 文質君子 第31節 崇德辨惑 第32節 名實相符 第33節 正義的理想 第34節 以德為政 第35節 察言觀色 第36節 何以不惑 第37節 胸懷與境界 第38節 以友輔仁 第39節 模范的力量 第40節 名不正則言不順 第41節 志向選擇 第42節 學以致用 第43節 身正為范 第44節 教育為本 第45節 一言興邦 第46節 欲速不達 第47節 不一樣的正直 第48節 恭敬忠善 第49節 士的境界 第50節 有所不為 第51節 和而不同 第52節 道義和交情 第53節 人性的根本 第54節 剛毅木訥 第55節 正面的積極 第56節 仁者無懼 第57節 君子日新 第58節 愛有智慧 第59節 理想的人 第60節 三個優點 第61節 管仲之仁 第62節 管仲的功勞 第63節 讀書人的風骨 第64節 為誰而學 第65節 完善自我 第66節 在其位謀其政 第67節 夫子自道 第68節 慎重批判 第69節 賢者先知 第70節 修飾有理 第71節 以直報怨 第72節 何謂知己 第73節 命運與使命 第74節 知其不可而為之 第75節 順應趨勢 第76節 修己安人 第77節 福德一致 第78節 欲速不達 第79節 君子固窮 第80節 一貫之道 第81節 無為而治 第82節 言忠信,行篤敬 第83節 說話的藝術 第84節 殺身成仁 第85節 工具的重要 第86節 遠慮近憂 第87節 遠離怨恨 第88節 反躬自省 第89節 道義交友 第90節 君子的人格 第91節 君子與小人 第92節 終身行之 第93節 小不忍亂大謀 第94節 人能弘道 第95節 過而能改 第96節 思不如學 第97節 君子憂道 第98節 全民行仁 第99節 當仁不讓 第100節 教育與人生 第101節 生活的細節 第102節 治國的憂慮 第103節 益者三友 第104節 益者三樂 第105節 君子三愆 第106節 君子三戒 第107節 君子三畏 第108節 認知的層次 第109節 君子九思 第110節 善的追求 第111節 孔門家教 第112節 認識權利 第113節 人性向善 第114節 弦歌問道 第115節 堅守節操 第116節 天下五仁 第117節 六言六弊 第118節 興觀群怨 第119節 禮樂與情感 第120節 不真誠的人 第121節 向往古人 第122節 順其自然 第123節 不做三種人 第124節 子生三年(上) 第125節 子生三年(下) 第126節 無聊的時候 第127節 君子所惡 第128節 女子與小人 第129節 殷有三仁 第130節 人的尊嚴 第131節 來者猶可追 第132節 入世與出世 第133節 圣人與隱者 第134節 無可無不可 第135節 不求全責備 第136節 堅定信念 第137節 交友之道 第138節 君子有不為 第139節 學習心得 第140節 學而優則仕 第141節 感恩生命 第142節 老師的責任 第143節 包容之心 第144節 圣人無常師 第145節 孔子的偉大 第146節 孔子的境界 第147節 百世之師 第148節 五美四惡 第149節 人生的使命 第150節 走向理想人生